送走「黑兔」迎來了「青龍」!2024年不但是具有吉兆的「青龍年」,
更適逢「無春年」和「閏年」,一起來看這個特殊的年份,具有何種啟示?
2024不一般!是青龍年、無春年 也是公曆閏年
「青龍年」源自傳統文化對天干地支、五行、生肖的組合,進而衍伸出的象徵意義。根據天干地支曆法,2024年即為甲辰年,由於天干為甲,在五行之中屬木;地支為辰,則對應到十二生肖的龍,而木又屬青色,故才有青龍年、木龍年一說。而在六十年一甲子的周期中,青龍年僅出現一次,所以又被認為「60年一遇」。
2024年也是「無春年」,不過所謂的無春年並非「不會迎來春節或春天」,而是指農曆全年沒有「立春」這個節氣。由於2023癸卯年適逢農曆閏年,在農曆的年頭和年尾佔據2個立春,因此2024便成了無春年。
不僅如此,2024年更是「公曆閏年」,在這個年份,代表2024年的2月和往常不同,多達29天。
青龍年、無春年、閏年齊聚 2024年景如何?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富有神秘色彩的「龍」被當作神獸,而「青龍年」這個年份,更是被視為吉祥的預兆,在新的一年裡,能擁有更多的機遇以及可能性,人們可以藉此抓住機會,積極進取、勇往直前,進而實現目標,不過在此同時也要保持心態平和,避免過於急躁。
春季被視為繁衍的季節,象徵著新生命的開始,沒有立春的「無春年」,也因此被稱為「孤鸞年」、「寡婦年」,在坊間有不宜婚配、不宜搬遷、不宜立碑等3大禁忌。對此,民俗專家廖大乙則解釋,雖在民俗上有所禁忌,但不用過度擔憂,只需謹守「低調不張揚」即可。
四人易發富?春寒逢秋旱?從俗語看「青龍年」
自古有不少俗語和「青龍年」相關,民間就有一說法為「青龍守財庫,四人易發富」,而究竟是哪四人易發富?綜合陸媒報導,在十二地支中有四個財庫,辰即為其中之一的「水庫」,而水也是「錢財」的象徵,從此有了這個說法。「青龍守財庫,四人易發富」便是指屬相與青龍年相配的鼠、虎、馬、牛四種生肖,在事業、財運等方面都可以得到提升。
也有俗諺提到「閏年遇青龍,春寒逢秋旱」,表示恰逢閏年和青龍年的年份時,春天可能會遇上嚴寒的天氣,秋天則會出現乾旱的天氣,恐對農作物的生長不利。
農曆新年的來源,有根據,且豐富而多采多姿的傳說可追溯到幾千年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年獸」的傳說。「年獸」是一個殘忍兇猛的野獸,古代人相信「年獸」在除夕夜時會出來吃人。傳說「年獸」極懼怕紅色、火光及吵雜的聲音,人們就在門上貼著紅紙條,並整夜點著火炬、燃放炮燭,來避開「年獸」。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恭喜」之聲不絕於耳,空氣中瀰漫著打敗「年獸」勝利與重生的喜悅。
「春節」是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一,一般俗稱為「新年」或「過年」,是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在古代,「春節」又稱為「元辰」、「元正」、「正旦」或「元旦」等,意思是一年的第一個早晨。
「年」的最初概念,是與古代的天文節律與農作物生長的周期性相關聯的。古代的人類最關心、最感到高興的事,莫過於五穀豐收,糧食富足。春種、夏耘、秋收、冬藏的循環往復,當莊稼獲得了好收成時,人們不免要慶祝一番,久而久之就成為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在中國的古文字中,「年」字有果實豐收和穀穗成熟的象徵意思。據文獻記載,早在堯舜時代,人們就有在新年慶祝豐收、喜迎歲首的民間習俗,後來逐漸成為一個既定的傳統節日。
大年初一的第一件事是祭祀祖先、敬拜諸神,之後家中的年輕人必須跟長輩「拜年」。當天另一個重要活動,是穿上新衣走訪親朋好友,並祝賀「恭喜發財」;此時,也是一個和解的好時機,所有的新仇舊恨都必須在年節時分暫擱一邊。而新年假期中另一個特殊景象就是舞龍舞獅,我國自古就視「龍」為吉祥的象徵,並深信龍掌管降雨,因此舞龍可以保祐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此外,亦傳說龍跟獅子的頭可以驅逐邪魔。
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假如是新婚夫婦,丈夫必須伴隨妻子返家送禮。根據一個有趣的傳說,大年初三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以後,家家戶戶必須早早熄燈就寢,以便讓老鼠家族舉行婚禮;此外,人們並在家中各處灑鹽、米,稱為「老鼠分錢」。
大年初四,所有的歡樂趨於平靜。當天下午,家庭主婦準備祭品迎接灶神及他的隨扈從天廷返回。灶神的歸來象徵著自由的結束,生活的一切又要回到神明的監視下。因此,我國有句俗諺:「送神永遠不會太早,迎神永遠不會太遲。」
大年初五,新年的慶祝活動已接近尾聲,大夥返回各自的工作崗位。供桌上的供品都被拿下來,生活也漸漸恢復正常。大年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所以人們會在庭院或寺廟的中央準備祭品為玉皇大帝慶生。
大年初六 初六是很多餐廳正式營業的日子,傳統上會放鞭炮,並把過年期間的垃圾丟掉,也就是所謂的「送窮」。 初九同時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是拜天公的日子,可以向神明許願未來一年的照顧。接著就是農曆春節的最後一個重頭戲,準備慶祝正月十五的元宵節!
台灣過年習俗有哪些?有什麼意義?農曆過年的由來、故事是什麼?
以及應景年菜的寓意,也請民俗專家、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解答台灣過年習俗與由來。
- 除夕習俗:祭祖、拜地基主、圍爐、守歲
- 初一習俗:拜拜、行春(走春)
- 初二習俗:回娘家
- 初三習俗:睡到飽,晚上早早就寢
- 初四習俗:接神、安太歲、點光明燈
- 初五習俗:立春開市
除夕習俗:祭祖、拜地基主、圍爐、守歲
除夕時間:2024年2月9日,星期五
根據台灣傳統過年習俗,除夕當天要祭祖、拜地基主,晚上要全家團聚圍爐,一起吃年夜飯。年夜飯菜色各有寓意,例如雞代表「白手起家」、年糕代表「吃甜甜過好年」、吃長年菜代表「長年百歲」。而晚飯過後,就是發壓歲錢的時間啦!
除夕夜的另一個重要習俗,則是「守歲」,全家要聚在一起,直到初一才能睡覺;除夕結束、進入初一,家家戶戶也會放鞭炮迎接新年。
初一習俗:拜拜、行春(走春)
初一時間:2024年2月10日,星期六
大年初一要早起到寺廟祭拜,感謝神明保佑,並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健康,同時也會行春(走春),到親友、鄰居家拜訪、互道恭喜,想知道有哪些吉祥話、創意龍年吉祥話。
林茂賢教授說明,以台灣傳統來說,其實沒有所謂的「拜年領紅包」,而是會「行春」;行春的閩南語(kiânn-tshun)與「剩餘」(賰,tshun)讀音相同,所以這天走春走愈多,也意味著剩餘的財富愈多。
初二習俗:回娘家
初二時間:2024年2月11日,星期日
大年初二最重要的事莫過於「回娘家」。回娘家稱為「回門」,當天需要帶上數量或金額成雙的「回門禮」。
初三習俗:睡到飽,晚上早早就寢
初三時間:2024年2月12日,星期一
俗話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傳說大年初三是老鼠娶親日,因此必須早睡晚起,避免打擾老鼠娶親。傳統上還會在家中角落灑米和鹽巴、糕餅,意味著接下來一整年能豐收。
初四習俗:接神、安太歲、點光明燈
時間:2024年2月13日,星期二
大年初四是迎神的日子。人們會在前一年的農曆12月24日送神,透過焚燒「雲馬」將眾神明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過去一年人間的所有作為,直到隔年初四才會將諸神接回家中,繼續奉祀。另外,初四也是安太歲、點光明燈的日子。
初五習俗:立春開市
時間:2024年2月14日,星期三
整個農曆春節在初五結束,因此有「初五隔開,初六挹肥」的說法,意味著初五開工,接下來又要回到工作岡位上了。
台灣過年的由來是什麼?過年故事是?
說起過年的由來,許多台灣人都聽過年獸的故事,但其實年獸並非台灣過年習俗的由來。林茂賢教授說明,其實台灣過年的民間故事源於「沉島傳說」,其中的主角不是年獸,而是「燈猴」!
根據台灣本土的「沉島傳說」,由於百姓在歲末祭祀眾神時,總是忽略在神桌上掌管油燈的「燈猴」,導致燈猴心中不滿,向玉皇大帝控訴台灣百姓不知感恩、好吃懶做;玉皇大帝聽聞後,決定在一年的最後一天用大雨把台灣淹沒,以懲罰台灣人。
眾神明聽聞後趕緊幫忙求情,同時也向台灣百姓託夢,要人們做好準備。台灣百姓聽聞台灣島將被淹沒後,為了避免家中、廟中供奉的神明受到牽連,因此趕緊將神明送回天庭,因此農曆12月24日這天,演變成現在的「送神日」。
林茂賢教授說,在沉島的前一天,家家團聚進行最後一次的祭祖、吃最後一頓飯,現今演變成除夕當天祭祖、圍爐的習俗。圍爐結束後,將家中的金錢分給家庭成員,讓家人在黃泉路上使用,成為發壓歲錢的由來。最後,全家人會聚集在一起等待大雨的降臨,成為除夕守歲的由來。
所幸,最後玉皇大帝被眾神的求情打動,也拆穿燈猴的謊言,因此並未降下大雨。因此一到初一,家家戶戶放鞭炮、出門互道「恭喜」,恭喜彼此都存活下來,成為現今行春的由來。而後續的初二回娘家探望娘家人是否也平安、初四這天把先前送上天庭的神明給接回凡間等,也都演變成為現今的習俗。
過年應景年菜寓意是什麼?
- 長年菜:長命百歲。一般來說台灣北部長年菜是指芥菜,南部則是吃帶根的菠菜,吃長年菜時要注意不能咬斷。
- 雞:能夠開創事業(閩南語:食雞會起家)
- 魚丸、肉丸:大團圓
- 豆乾:做大官
- 髮菜:發財
- 甜粿、糖果:甜甜好過年、甜甜大賺錢
- 年糕:年年高昇
- 白蘿蔔:好彩頭
- 韭菜:長長久久
- 花生:活到老、長命百歲
- 棗子:年年好
- 白飯上插「春仔花」:在白飯上插紙糊「春仔花」,代表米飯有剩餘,意味有餘慶、年年有餘
許多年菜都有吉祥象徵,但其實常常被誤解。林茂賢教授指出,現今許多台灣年俗與北京年俗被混用,部分菜色過去在台灣,其實並沒有特殊寓意,例如早期吃魚並沒有「年年有餘」的意涵,台灣是在白飯上插春仔花,代表祈求有餘慶。
小年夜習俗禁忌
在小年夜這天,家人們會提早團聚吃飯,其中要注意不宜殺生吃葷,有些地方會以吃餃子來取代大魚大肉。煮飯的時候要特別小心不可以搗蒜,免得越搗越窮。而家中成員在這天也不宜吵鬧,避免吵到天公。另外,在拜天公時也要注意忌葷食,反之。可以準備花生湯圓帶替,祈求全家團團圓圓以及好兆頭。
除夕習俗禁忌
大年初一習俗禁忌
大年初一 新年的第一天有許多禁忌,在新年第一天早起,才會有好兆頭,晚起容易把好運睡光。早上也不能洗澡、洗頭,頭代表龍頭好運的泉源,洗澡洗頭會洗掉好運氣。而初一借人錢財會把自身財氣借光,因此不宜借錢。
初一也忌掃地、洗衣,因為會把好運掃光、洗光,另外,也有一說法為初一、初二是水神生日,因此要洗衣得等到初三再洗。而在初一這天也不能吃稀飯,因為過去的人認為稀飯是窮人在吃的,因此吃稀飯會把自己吃窮。
初二習俗禁忌
大年初二,又稱為「迎婿日」,是嫁出去的女兒帶著女婿回娘家拜年的日子。 回娘家的同時,也要注意不可以兩手空空,記得攜帶「成雙成對」的伴手禮或禮金。另外還有女兒不能在娘家午睡,否則會影響全年的精神、變得懶惰。
初三習俗禁忌
大年初三是赤狗日,因為「赤」有貧窮之意,而「赤狗日」與「赤口日」唸起來相似,所以為防止不必要口舌之爭,盡量不要在初三外出拜年,而赤狗日同樣也不能宴客,會導致一年的貧困。另外,也忌吃米飯,因為以往初三是農民穀子收成之日,所以為祈求一年豐收,不吃米飯。 傳說在初三的晚上,老鼠會出來娶親,為了避免騷亂他們,很多人都會提早熄燈睡覺。
初四習俗禁忌
初五習俗禁忌
大年初五,也就是農曆新年的第五天俗稱「破五」,意味著破除初一至初四的禁忌。 迎財神時也千萬不可以過於吝嗇,要大方一點,財神會因為你的大方而靠近你。也不宜到別人家裡,避免將自家中的晦氣帶給他人。而破五也稱作「五忙日」,禁止動土,不然恐會有災害發生。
初六習俗禁忌
百無禁忌,可以多出門走走散心、活絡筋骨。
其他過年禁忌
- 龍年大吉
- 龍年賀喜
- 龍轉乾坤
- 飛龍在天
- 龍馬精神
- 龍騰虎躍
- 龍送吉祥
- 錢錢龍來(閩南語諧音「攏」lóng,有全部之意)
- 龍躍鳳鳴
- 龍舞春風
- 龍瑞盈門
- 龍年祥雲
- 福龍迎祥
- 龍來運轉
- 金龍報喜
- 金龍迎春
- 金龍納福
- 龍躍新程
- 龍飛雲翔
- 龍年吉祥
- 祥龍獻瑞
- 魚躍龍門
- 猛龍過江
- 龍年行大運
- 龍年進寶,財源滾滾來
龍年吉祥話:新年賀詞八字祝福語
- 龍年大發,好運不斷
- 新年快樂,龍來成功
- 龍年吉祥,事事安康
- 龍年大發,飛向成功
- 龍年喜慶,身心安康
- 龍年吉祥,瑞氣滿堂
- 龍騰四海,福運當前
- 龍躍破雲,運勢通天
- 龍躍金山,財富不斷
- 龍年發財,龍跃春潮
- 龍游大海,富貴自來
- 龍瑞雲天,福氣綿綿
- 舞龍迎春,好事如潮
- 龍年大展,前程萬里
龍年吉祥話:新年賀詞十字祝福語
- 新年新氣象,好事龍來報
- 事事都如意,龍龍皆吐氣
- 新春龍來報,龍年樂逍遙
- 吉祥龍添瑞,如意龍添喜
- 舞龍迎新春,歡喜滿人間
- 天天龍有錢,好運龍總來
- 舞龍耀新春,福氣臨門戶
- 心想龍事成,全家龍平安
- 財源龍滾來,好運發龍財
- 新年行大運,好運龍吼力
- 飛龍呈祥瑞,龍喜為著你
- 龍年身體壯,健康樂陶陶
- 金龍賀新歲,福氣滿全家
龍年吉祥話:尾牙、工作夥伴新年賀詞
- 龍飛鳳舞,大展鴻圖。
- 龍鳳呈祥,再創輝煌。
- 春龍抬頭,萬事興龍。
- 金龍報喜,開市大吉。
- 龍騰四海,日日見財。
- 龍來運轉,業績不斷。
- 龍翔萬里,事業騰飛。
龍年春聯佳句
- 才聞兔歲凱旋曲 又唱龍年祝福歌
- 喜慶爆竹送玉兔 吉祥梅花迎金龍
- 筆架山高才氣現 硯池水滿墨龍飛
- 無邊春色來天地 有志金龍越古今
- 春到人間爭虎躍 喜傳域外慶龍飛
- 金龍獻瑞照千里 綠柳迎春樂萬家
- 龍騰虎躍春光好 鳥語花香世界新
- 梅為小院添春色 鵲向龍年報好音
- 戶吉家祥歌且舞 龍盤虎踞慨而慷
2024青龍年音樂欣賞
2024賀新年音樂欣賞
中華龍的來歷
2024河南春晚高清完整版
新.年獸 新年故事【 節慶故事 】
年獸與年糕的由來
《 門神的故事 》
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