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守堅(生卒年不詳),自稱汾陽薩客,號全陽子,又稱崇恩真君,亦稱薩真人、薩真君、天樞領位真人,一說為蜀西河(今四川郫縣唐昌鎮)人,一說南華(今山東東明)人。中國南宋道教神霄一脈的代表人物。

【宗教人物】薩守堅

薩守堅年少時本為醫師,因醫術不行,開藥反使病人不治,於是棄醫從道。早年在陝西路遇神霄派創始人王文卿林靈素及龍虎山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三道人各授一法予薩守堅。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張繼先羽化之後,在峽口遇遊青城的西河薩守堅,授其符法及《水調歌》一闋,並授書一緘、履一隻。薩守堅後用咒棗濟貧拔苦,用雷法鏟姦除害,用寶扇為民報冤。晚年寓居於福建泉州,以道術名世,從之遊者數百。
薩守堅以道術名世,在南宋、元代影響頗大。後世有所謂“薩祖派”、“西河派”、“天山派”,皆尊薩守堅為祖師,於此可見薩守堅在神霄派的影響頗深,佔有相當重要的歷史地位。其著有《雷說》《內天罡訣法》《續風雨雷電說》等,現存於明《正統道藏》的《道法會元》中。

薩守堅,生年不詳,宋代道士。蜀地西河人,一說南華(今山東荷澤縣)人,自稱「汾陽薩客」,號「全陽子」,後被奉為神祇、又稱「崇恩真君」。

相傳薩守堅於陝西路遇神霄派創始人王文卿林靈素龍虎山三十代天師張虛靖,三道人各授一法與薩守堅,一為咒棗術,一為搧疾術,一為雷法,薩守堅依法行之皆驗。

薩守堅後用咒棗濟貧拔苦,用雷法鏟奸除害,用寶扇為民報冤。法裔傳至後代,衍為「西河派」、「天山派」、「薩祖派」。著有《雷說》、《內天罡訣法》等書。

明成祖(1402年—1424年在位)封薩守堅為「崇恩真君」。明代鄧志謨撰寫有小說《薩真人咒棗記》。

相傳王靈官是薩守堅之弟子、護法神。某些道教流派中,薩守堅與張道陵葛玄許遜共為四大天師。

下載.jpg

 

生平事蹟

 

薩守堅,生年不詳,北宋末人。自稱“汾陽薩客”,號“全陽子”,又稱“崇恩真君”。薩守堅初習醫,因誤用藥物傷致人命,於是棄醫訪道。於陝西路遇神霄派創始人王文卿林靈素及龍虎山三十代天師虛靖天師張繼先,三師當時匿名各授一法與薩守堅,一為咒棗術,一為扇疾術,一為雷法,薩守堅依法行之皆驗。薩守堅後用咒棗為民治病救命;用雷法滅邪除妖、祈晴禱雨;用五明降鬼扇使人得命復生。法裔傳至後代,衍為「西河派」、「天山派」、「薩祖派」。薩真人以道法內煉、苦行修戒著稱,其有詩雲:「道法於身不等閒,思量戒行徹心寒。千年鐵樹開花易,一入酆都出世難。」撰著有《雷說》、《內天罡訣法》、《續風雨雷電說》等,存於《道法會元》經籍之內。明代鄧志謨撰寫有小說《薩真人咒棗記》。明成祖(1402年—1424年在位)冊封薩守堅為「崇恩真君」。相傳王靈官是薩守堅弟子、護法神。在某些道教流派中,薩守堅與張道陵、葛玄、許遜共為四大天師

 

【宗教人物】薩守堅

薩守堅又謂自得訣之後,殷勤苦志,所以發白反黑,齒落更生,「年幾三餘,視聽不衰,筋骨愈固,其諸效驗,一如師言。」又得師授,「故以諸階大法,罄竭”,並告誡曰:“子當利物濟人,積功累行,庶得諸天擁護,魔王保迎,易於成就。大法諸階秘訣。他說:「守堅庸瑣下士,遭遇明師,得其設施以正,故驅雷役電,禱雨祈晴,治祟降魔,禳蝗蕩癘,煉度幽魂,普施符水,累行累驗,如穀應聲。付受,敢不盡所傳。精神,融合一氣之精神,以吾之造化,適量五行之造化,則道法妙矣。一日不流通於天地間也,或未之聞焉,聖人作法始肇矣。此法,而法始大備焉。”這裡所說的“宗師”,即是指張虛靖天師而言。豈不聞《三十代天師寶詰》有「白雪丹霄。黃芽舊積。文章星鬥。老君授三五飛步之玄。玉局甕符。漢祖傳正一斬邪之秘旨。又著有《心說》、《明真破妄章訟》,此是修心煉性之顯。
薩守堅晚年寓於泉州(在今福建南部,漳州以北),以道術名世,從之遊者數百輩,故在南宋、元代影響頗大。明臧懋循編《元曲選》中有《薩真人夜斷碧桃花》劇本《楔子》之外共四折,講東京(洛陽)徐端有二女:碧桃、玉蘭。碧桃許張矽之子張道南,兩家相鄰。張道南因籠內白鸚鵡飛出,飛到徐家園'中,越牆去找,因而得見碧桃。徐端夫婦因此責罵碧桃,碧桃即氣死,埋在園中。三年後道南中狀元,碧桃之魂與道南相遇。久之,道南病,醫藥無效,家中以為有邪魔著身,請薩真人來看。薩真人勾來碧桃的魂,伺明了緣由,令碧桃借屍還魂,「夫妻重配,父母團圓」。劇很有人情味,劇中的薩真人講天性,通人情,與《白蛇傳》中的法海和尚截然相反。[3]
由南宋以來一些道教典籍和上述一部雜劇、個別小說,可見薩真人在歷史上影響之大。薩守堅學說在今日的意義只在內丹學和道德修行方面,此即近代著名道教學者陳攖寧所謂「仙學」。實際上宋之時人稱守堅為“真人”,猶稱之為“仙人”。陳寅恪先生說:「真,是指仙人而言。唐朝仙、真通用,字一義。」應該說,薩守堅在道教理論和養生理論方面是有一定貢獻的,也是北宋末年的一位詩人。
《薩祖鐵罐焰口科儀》則是一部以薩祖(守堅)冠名的科書經籍,教內外許多研究道教的專家學者都很熟悉,許多道觀都能組織道士根據《焰口》的內容熟練地做法事。看起來這僅是道教「度亡」信仰方式的一部科書,但實際上這其中體現的內涵深刻而豐富。無論《焰口》是否薩守堅親自撰成,但這種方式和經籍中之內容,體現了薩守堅所強調的“行先天大道之法,遣自己元神之將”,內煉神丹與外用成法,皆賴「一點靈光」的思想。 《焰口》開頭即曰:“一窈包藏造化功,三般大藥(精氣神)內圓融;巽風吹起爐中火,煉出神丹滿鼎紅。”

著述

薩守堅著有《雷說》、《續風雨雷電說》、《內天罡訣法》,存《道法會元》卷六七中。從這些著述中可知,其理論與法訣確實與王文卿一脈相承。薩守堅自述曰:「餘習性清淡,希志神仙丹經子書,傳廣萬卷,再一披閱,目眩神昏,深欲得人印證。而後誠感天地,憫其勤勞,得遇真師,成就大事,噓枯振槁,受賜良多,刻骨銘心,報思罔極。象;謂之有,則渺漠以難,重作誓言,我以,子當諦聽。其氣,保其神,使之三宮往來,升降不息,家家蓬萊,處處神仙矣。滲而不固,宅舍壞而不修,慾望長生,奉行道法,胡可得也,體而用之,則致雷霆於倏忽,呼風雨於須臾,人天所師,何施不可。大道之法,遣自己神之將,之法也。我元命之神,召彼虛無之神;以我本身之氣,合彼虛無之氣,加之步罡訣目,秘咒靈符,斡動化機,若合符契,運雷霆於掌上,包天地於身中”的理論如出一轍。

宗教

甘肅省西及縣城南三里岷郡山有薩真人墓,今存墓表為清乾隆時所立,當時縣令王鳴珂題「薩真人墓」四字。陵園旁有道觀一座,名“薩爺殿”,有戲台、正殿、東西偏殿,應初建於南宋時,清乾隆年間擴建。正殿有薩真人塑像,東西偏殿正面分別為王靈官和楊四將軍塑像。經筆者考證薩真人即北宋末年著名道士薩守堅。元刻《新編連相搜神廣記》後集言王善為湘陰縣邪神,用童男童女生祀,薩真人焚其廟。後薩真人“至龍興府江邊濯足,見水有神影,方面黃巾金甲,左手拽袖,右手執鞭”,言為湘陰廟神王善,暗隨薩真人十二年,欲伺其有過以復仇,後知其德行高邁,故表示將改惡從善,願為部將。薩真人遂收為徒。元代趙道一編《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續編》也寫到此事,唯地點作“某處”,王善暗隨薩真人時間作“三年”。按: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的《道法九要》一書《持戒第四》也講到此事,作為“一十二載”,明代據元刊增補重刊《繪圖三教搜神大全》(葉德輝影寫刊刻本)及明刊《搜神記》、明代小說《薩真人得道咒棗記》亦作“相隨一十二年”(第十回),則作“十二”為是。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中「三」乃是因所據本子上「十二」二字之豎畫模糊不清,誤識為「三」而成。王善即道教的王靈官。而岷郡山側殿也奉王靈官神位,此是西和岷郡山薩真人即薩守堅之證。 《明孝宗實錄》卷十三雲:「所謂崇恩真君、隆恩真君者,道家相傳以崇恩真君姓薩名堅,西蜀人,宋徽宗時嚐從王侍宸、林靈素學法有驗。​同王靈官設祀及二者關係的最早記載,也是有關薩守堅生平的最早記載。清董含《瑩鄉隨筆》卷二薩真人條亦言明清以來道教所奉王靈官名善,曾從薩守堅受符法。

 

 

人物影響

 

正道

薩守堅振主正道,主張誠心正意,以神合神,千變萬化。他說:「先師有雲:要知大道通玄處,不在三千六百門。後之學者,徒執己見,空泥塵言,適所以貽輪者之誚矣。」「學者無求他,但求之吾身可也。雷法乃在我之神,以氣合氣,以神合神,豈不如響斯答耶! 」「會此之道,參此之理,則二氣不在二氣,而在吾身。不在五行,亦在吾身。氣為物,斂之不盈一握,道之體也。泛舉其煩,則千百言而不足。變日下,人心日姦,立論者既無所講,徒爾乎他。黃石公素書》一編,張留侯用之時,為帝王師,簡耶繁耶?愚之所言,今亦倦於喋矣。

 

神霄派

神霄派諸階雷法中,有一些道法奉薩守堅為主法祖師,其護法神將王善為主帥,如《雷霆三五火車靈宮王元帥秘法》、《豁落靈官秘法》、《南極火雷靈官王元帥秘法》。這些法中稱薩守堅為“祖師西河上汾陽救苦薩真人”、“祖師神霄通靈西河上宰薩真人”、“祖師汾陽散吏救苦真人”,稱王善為“雷霆都天豁落三五火車糾罰靈官鐵面雷公王元帥”,“都天豁落猛吏赤心忠良制鬼縛神火雷霹靂靈官王元帥”、“南極火雷赤心忠良猛吏王元帥”。並描述其形象為「赤面,紅鬚髮,雙目火睛,紅袍,綠靴,風帶,左手火車,右手金鞭,狀貌躁惡。」或變象為「面紅紫色,黃巾,紅袍,金甲,虎須虎晴,綠靴,風帶,左手雷局,右手金鞭。明人董含《瑩鄉隨筆》卷二《薩真人》條亦謂明清以來道教護法神王靈官,就是薩真人的護法王善。後世有所謂“薩祖派”、“西河派”、“天山派”,皆尊薩守堅為祖師,於此可見薩守堅在神霄派的影響頗深,佔有相當重要的歷史地位。

【宗教人物】薩守堅

 

 

薩祖寶詰

 

至心命禮。
派流西地,跡顯龍興⑵。施財合藥濟群生,積行累功修至道⑶。授鐵師之教旨,掌玉府之雷書⑷。披上百衲伏魔衣,手持五明降鬼扇⑸。代天宣化,咒棗書符⑹。運風雷於咫尺之間,剪妖魔於鬥罡之下⑺。道參太極,先班⑻。松筠野鶴任縱橫,遐邇孤雲常自在⑼。方方闡述教,為萬法之宗師;處處開壇,作後人之模範⑽。都天宗主,一元無上薩翁真君,玄風永振天尊⑾。
[註]
⑴薩祖寶詰:薩祖,即薩守堅,宋代道士,少嘗學醫,欲濟人禮物,結果卻誤用藥傷人,遂棄醫求道。曾於陝西遇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為度師,得受「咒棗之術」(屬祝由術),遇林靈素羽扇一柄,言「有病者,則扇之即愈」;又見王文卿於青城山,盡得雷法之傳。薩守堅皆精志修煉,由是道法大顯,出入巴蜀。遊東南至閩中。守堅尤精於神霄雷法。曾撰《雷說》、《內天罡訣法》、《續風雨雷電說》等。其法裔稱「西河派」或「天山派」。此即為薩祖積功修道的詰詞。
⑵派流西地,跡顯龍興:西地,指四川。龍興,地名,在甘肅省。此句言,薩祖曾到四川傳道,將他所創教派——西河派,也傳至四川西部,甘肅龍興也留下了許多有關薩祖的聖蹟。
⑶施財合藥濟群生,積行累功修至道:薩祖遵從師訓,用經過咒祝的大棗給病人治病。治癒極多。將大棗去核,然後加持。咒一棗只取錢七文。每日咒百餘棗,自己只取七十文,其餘皆施給窮人。一心只知道積行功德以求得至道。
⑷授鐵師之教旨,掌玉府之雷書:鐵師,不徇私情,剛直無私的師尊。薩祖《雷說》自述“得遇真師,成就大事。”《呂祖全書》卷二十三《雪過修真告》所列聖班第二位為“太初玄元鐵師元陽上帝” 《薩祖仰啟咒》有「親受鐵師傳妙旨」句。如何得授鐵師教旨,事本秘不可考。閔智亭先生作註言又薩祖曾收王善(即王靈官)為徒,當王善初次顯形時,鐵冠紅袍,手執玉斧。鐵師或指王善,且備一說。然道經中時有稱元始天尊為「鐵師元陽上帝」之言,所以推斷此典故可能是出自《太上元陽上帝元始天尊說火車王靈官真經》。 《道法會元·卷八十六》記載稱元始為“帝師先天無極大道生一始祖太易水火鴻蒙混沌元陽上帝浮黎元始天尊
玉府,玉樞雷府,為天上管轄雷霆號令之處所。雷書,雷法秘籍,闡述召雷之法。薩祖傳授真師相付的教旨,道成之後掌管玉樞府的秘籍。
⑸身披百衲伏魔衣,手持五明降鬼扇:百衲,即百衲衣。衲原作納,密針縫紉的意思。百衲,指用多種布料縫補拼接,為苦志修行者所穿。五明降鬼扇,薩祖學道修行後,曾遇林靈素真人授以羽扇一把,有病一扇即愈。同時,它還有驅邪降魔的功效。百衲衣和降鬼扇成了薩祖的兩件寶物,一直隨身攜帶。
⑹代天宣化,咒棗書符:宣化,宣導教化。此指薩祖代替上天宣傳道教真旨,勸導世人虔心奉道。咒棗,即咒棗術。薩祖之咒棗術得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所授。治病時,通常先用香水將棗子洗淨,然後左手心持棗,右手掐訣,吹炁在棗上,讓病人吃下,即可驅鬼治病。薩祖曾廣行此術,治病救人。書符,即畫符
⑺運風雷於咫尺之間,剪妖魔於鬥罡之下:運風雷,指搬運風雷、轉動風雷。薩祖精修五雷正法,善能在咫尺之地運轉風雷。鬥罡,原指北斗杓柄最末一星。北斗運於天中,罡星所指方位沒有差失,故代表天之正氣。雷法以鬥罡所指推定雷霆所在,子罡下召雷。而體內正炁,則為內天罡,動之即與外天罡相應。薩祖天罡正氣迸出便是電光,召之可以剪伐妖魔。
⑻道參太極,位列先班:太極,即道之全體。薩祖學道修仙得道後,已參透太極之理。即可與道合真,進入仙界,名位列於仙班。
⑼松筠野鶴任縱橫,遐邇孤雲常自在:松筠,松樹、。野鶴,不受拘束的仙鶴。松筠野鶴,同喻薩祖深得自然之趣。遐邇,或遠或近。孤雲,自由飄蕩的白雲,此句言,薩祖深得自然之趣,常將身作閒雲野鶴。縱橫無礙,如孤雲般或遠自在往來。
⑽方方闡述教,為萬法之宗師;處處開壇,作後人之模範:方方,到處各各地方。薩祖修練得道後,到處闡述,開壇說法,成為萬法宗師。
⑾都天宗主,一元無上薩翁真君,玄風永振天尊:此為薩祖仙界尊號。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續編卷四

 

【宗教人物】薩守堅

薩守堅
薩真人名守堅,南華人也,一雲西河人,自稱汾陽薩客。少有濟人利物之心。嚐學醫,誤用藥殺人,遂奔醫。聞江南三十代天師虛靖先生及林、王二侍宸道法之高,欲求學法,出蜀至陝,行囊已盡。方坐石悶,忽見三道人來。薩問此去信州遠近,道人問所欲,薩雲:欲訪虛靖天師,參學道法。道人曰:天師羽化矣。薩方悵恨,一道人雲:今天師道法亦高,吾與之有舊,當為作字可往訪之。吾有一法相授,日問可以自給。遂授以咒棗之術。曰:咒一棗可取七文,一日但咒十棗,得七十文,則有一日之資矣。一道人雲:吾亦有一法相授。與之棕扇一柄,曰:有病者則扇之即愈。一道人雲:吾亦有一法相授,乃雷法也。薩拜而受之,用之皆驗。一日凡咒百餘棗,止取七十文為日用,餘者復以濟貧。及到信州,見天師,投信,舉家慟哭,乃三十代天師親筆也。信中言吾與林侍宸、王侍宸遇薩某,各以一法授之矣,可授以未盡之文。薩由是道法大顯。嚐寓某處城隍廟數日,太守夢城隍告之曰:薩先生數日寓此,令我起處不安,幸為我善遣之。太守至廟,逐薩使去。薩行數十里,遇人異豕往廟酬願,薩以少香附之,曰:去酬願畢,為置爐焚之。其人如誡,迅雷一聲,火焚其廟,更不延燒民居。越三年,薩至某渡,無操舟者,舉篙自渡,置三文錢於舟中以償渡金。因掬水院手,見一人鐵冠紅袍,手持玉斧立於水中,薩訶之曰:汝乃何人,速見形?其人立於側曰:我王善,即某州城隍也,昨真官焚我廟,我家三百餘口無依,我實無罪,訴於上帝。帝賜玉斧,令我相隨,遇真官有犯天律,令得便宜施行後奏。我隨真官三年,並無犯律者,今日渡舟,真官乃置錢舟中,則真官無可報之時矣。今願為部將,奉行法旨。薩曰:更相從三年,亦只如是。薩遂奏玉帝,擢為部將。每有行持,報應若響。嚐有詩雲:道法於身不等閒,尋思戒行徹心寒。千年鐵樹開花易,一日鄧出世難。又詩雲:言清行濁休談道,不顧天條法饅行。但依本分安神氣,何慮仙都不掛名。真人得道後,遊閩中,一日端坐而化。
 

薩祖仰啟咒

仰請碧雲大教主一元無上薩仙翁
先天雷部大尚書親授鐵師傳妙旨
手持五明降鬼扇身被百衲伏魔衣
常將鐵罐食加持普濟含靈皆得度
咒棗書符皆有應代天宣化總無私
雲遊天下至龍興 鐵面將軍潭底現
一十二年觀過錯百千萬種積功勳
爰把誓盟朝上帝普令三界悉皈依
治病回生如反掌圓光附體闡述威靈
我今啟請望來臨伏望師恩加擁護

 

 

 

 

 

出處:https://baike-baidu-com.translate.goog/item/%E8%90%A8%E5%AE%88%E5%9D%9A/3632895?fromModule=lemma_inlink&_x_tr_sl=zh-CN&_x_tr_tl=zh-TW&_x_tr_hl=zh-TW&_x_tr_pto=sc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0%A8%E5%AE%88%E5%9D%9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開山人 的頭像
    開山人

    無極聖華宮 日月大道院

    開山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